您现在的位置是:168体育在线 >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
以偶戏诉说当代议题 《穿越真实的边界》4/17、4/18中歌院登场
2022-06-19 16:02
2021 NTT-TIFA 无独有偶工作室剧团╳德国图宾根形体剧团《穿越真实的边界》(图/台中国家歌剧院-摄影:陈又维)
台德共创的新形态偶戏《穿越真实的边界》,由无独有偶工作室剧团艺术总监郑嘉音、德国图宾根形体剧团的艺术总监法兰克.索恩乐(Frank Soehnle)共同导演,历经三年跨国共创而成,从《山海经》、《妖怪台湾志》、《想像的动物》等东西方经典神怪著作汲取灵感,进行一连串的思想与创意交流。两方运用戏偶与表演者、传统与现代技术并行的方式展开剧场实验,试图以偶戏传递现代人生活可能面对到的各种课题,举凡沟通障碍、网络信息爆炸、对现状的无力感、身材样貌的矛盾或生育困难等,借由人工、自然材质及废材的相互应用,将这些不可言说的“忧愁”与“恐惧”,幻化成一只只无以名状的“幻兽”,《穿越真实的边界》4月17日、18日在台中国家歌剧院首演,带领观众走一趟梦境与真实交织的时空之旅。
台中国家歌剧院NTT-TIFA奇幻偶戏《穿越真实的边界》有别于常见戏偶的样貌与材质,剧中以宝特瓶、气泡布、伞骨等异材质与回收品形塑戏偶,演出结合实时投影、炫彩灯效等科技媒材,创造介于现实与想像间的另一个世界。不同于一般戏剧创作剧本先行的创作方式,《穿越真实的边界》先就各种材质与物件运用进行各种试验,尝试将神怪议题所反映的人类内心状态等抽象概念,透过材质及物件的运用表现出来。并邀请曾在利泽国际偶戏艺术村驻村的新锐剧作家陈弘洋加入,经过导演、演员、技术人员等多方深入讨论,才逐渐将舞台内容化为文字。
陈弘洋表示,文本的编写与创作本身是共同生成,在仔细观察制偶、排练等过程后,再用文字让戏偶能以最流畅美丽的方式展现,他说:“我们透过彼此不停地交叉讨论创作文本,探讨的恐惧没有那麽地单一,有些是从物件延伸,有些则透过物件去帮自身恐惧赋予意义,所以舞台上的诗意跟画面性是从这些复合的创作形式而来。
《穿越真实的边界》由数段反映当代人生命课题的故事所组成,除了演员分享自己面对的社交、渴望逃离现实的难题,陈弘洋也参考社会时事,更将俄罗斯太空人离奇怀孕的惊奇轶闻等事件融入作品,透过梦幻水母偶件与蓝紫调微光打造太空世界,并以诙谐的旁白阐述孕育下一代的烦恼。每段故事以意想不到的情境呈现,既脱离现实又引人好奇。
索恩乐曾经在2019年来台参加创作排练,不过因为疫情关系,这一年多来只能透过视讯工作,为跨国共同创作过程增添许多挑战。他乐观地透露,我们有听不懂彼此、想法上难获得共识的时候,但当以视觉性的剧场语言沟通时,我们却能够彼此交会。对于这部跨越疫情挑战的台德跨国计划成果信心满满。《穿越真实的边界》在中剧院前厅设置AR互动装置,透过扫描QR Code、让观众进入这趟奇想旅程之前,就能先认识即将登场的珍奇异兽们。《穿越真实的边界》试图用多元且趣味的形式描绘未知的恐惧,故事没有标准答案,幻兽世界的入场券仅仅是你我的想像力。
本文由:168体育在线 提供
上一篇:上一篇:台中产业故事馆祈福晚宴 走入雾峰林家宫保第
下一篇:下一篇:短期参学体验 千佛山女子佛学即日招生报名
随机图文
文章评论
猜你喜欢
站点信息
- 文章统计: